天龙三号一子级火箭坠落起火,原定7月发射受影响?

6月30日,河南省巩义市发生一起火箭升空后坠落起火事故。这枚火箭,正是由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火箭。公开资料显示,天兵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其天龙系列液体运载火箭备受瞩目。其中,天龙三号是天兵科技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量身定制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产品性能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按计划将于2024年7月完成首飞任务。此次事故发生后,外界都担心,天龙三号原定的7月份发射计划会受到影响。7月1日,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天龙三号)发射计划应该是有所调整,现在一切要等具体的原因排查,(看)面临的研发任务节点有多大。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要有大量数据的积累、试错,才能往前更进一步。”







此次意外坠落起火事故,令人惋惜之余,也将天兵科技乃至整个民营商业航天领域推向舆论风口浪尖。新黄河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我国共进行了67次入轨发射,其中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发射13次,占比为19.40%,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的5次发射有了显著增长。面对航天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未来发展之路备受关注。


国内首款大规模卫星互联网星座专用火箭,原计划7月发射



6月30日下午,多名网友发视频称,河南省巩义市发生巨响,有物体从空中坠落并在落地时疑似发生爆炸。当日,天兵科技发布情况说明称,6月30日下午3点43分,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河南巩义市综合试验中心开展了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试车过程中,一子级火箭正常点火,发动机推力达到820吨,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在升空后,箭上计算机主动关机,火箭跌落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公里的深山中,箭体跌落山中后解体。试验前已组织周边人员撤离,经排查,无人员伤亡。







通报信息显示,天龙三号是天兵科技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量身定制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产品性能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其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近地轨道(LEO)运力17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力14吨。天龙三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为一子级九台TH-12(天火十二)发动机同时点火,是我国现阶段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推力最大的一次动力系统试车,较之前中国航天最大推力试验增长了2倍。

关于天龙三号的进展情况,天兵科技曾在6月6日发文介绍称,其自主研发的110吨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天火十二”,作为天龙三号的主动力系统,已成功完成数十台次交付试车;天龙三号火箭也完成了总装总测;将于6月底完成一子级火箭九机并联全系统热试车,随后奔赴发射场开展首飞试验。






据巩义市政府官网,天兵科技于2020年成立巩义市天兵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巩义市规划建成了天兵科技综合试验中心,投入使用了天兵天霄系列四个百吨级以上推力的试车台,承担了天兵科技液体火箭的所有研制试验项目。2022年,天兵科技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同样在天兵巩义综合试验中心进行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并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4月,天龙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是国内首枚民营液体火箭。随着全球范围内低轨道卫星发射需求量的剧增,在天龙二号火箭发射成功的基础上,天兵科技又自主研制了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按计划,将于2024年7月完成首飞任务,并在首飞后的三年内具备每年超过30次的商业发射能力。若首飞成功后,将成为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首款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天兵科技火箭研发中心总体部副主任张晨星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火箭发射需要考虑运力和发射成本。面对300千克到500千克重的卫星,天龙三号火箭可一次性搭载30到60颗卫星,发射费用可有效降至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火箭的价格水平。目前国内大运力运载火箭主要是长征系列火箭,但其主要任务是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包括月球与深空探测等,这意味着有大量微小卫星的运力需求需通过商业运载火箭来满足。

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刘兴隆还曾对外界透露,天龙三号火箭发射成功后,天兵科技科研团队将转入空天往返载人飞船的研制,计划不晚于2028年首飞。此次事故发生后,7月1日,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天龙三号)发射计划应该是有所调整,现在一切要等具体的原因排查,(看)面临的研发任务节点有多大。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要有大量数据的积累、试错,才能往前更进一步。”


公司获评中国商业航天榜首,估值超150亿元人民币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由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康永来。据天兵科技官网介绍,公司其核心技术团队均来自中国航天资深专家,平均年龄38岁,立志成为全球一流商业航天企业,该公司拥有北京火箭研发中心、西安动力研发中心、郑州动力试验中心和苏州智能制造基地。6月初,天兵科技刚刚宣布完成超15亿元C+轮新增融资,本轮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无锡产发、央视基金、国裕高华、德岳投资、乾瞻投资、中信建投投资、君度投资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天兵科技对外称,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与批量化生产,天龙三号可回收状态产品研制,以及天龙二号中型液体火箭的批量化生产。







回顾天兵科技融资经历,其从2019年成立之初起,仅成立两个月就收获来自陆石投资领投,浙大联创、久友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此后,天兵科技一直保持着每年融资2到3轮的节奏,至今5年时间融资15轮,共有3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为其融资超40亿元人民币。国内多家媒体在公开报道中称,该公司于最近一轮融资中获得数亿元人民币后,估值已超过150亿元。今年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4全球独角兽榜》,其中天兵科技首次上榜,排名全球第495位,并荣登中国商业航天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天兵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康永来科班出身,本科、硕士、博士都是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以后,他正式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持过长征十一号和捷龙一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在体制内干了20年以后,康永来离开国家队加入商业航天公司,后又在2019年成立了天兵科技。刚成立公司不久,业内普遍在研制和发射固体火箭,但康永来认为“液体火箭才是终局”。关于未来发展,康永来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的终极目标是让普通人也能坐上火箭,进行太空和洲际航行。在他的规划中,2028年,“天龙三号”载人火箭将会实现这个梦想,能够承载50人在1小时内前往全球任意地点。



航天赛道升温背景下,民企错位竞争是关键



中国商业航天起步于2014年前后,近年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融资约170起,合计披露金额超185亿元。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达2.34万亿元。仅今年以来,天兵科技、珏芯微电子、航天驭星、深蓝航天等10余家航天企业单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新黄河记者注意到,这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年间,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航天领域的民企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不过,虽然政策环境对商业航天持开放态度,但目前相关政策文件对商业航天的地位仍旧缺乏明确表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高国柱认为,在我国,对商业航天存在着不同理解。既有基于国家航天基础设施向商业市场开放、体制内企业寻求商业订单、政府采购市场化的航天商业化之说,也有主张完全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航天之说。

高国柱还表示,现有商业航天政策提及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商业生态集群,但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一些民营企业在零部件、分系统等方面因缺乏足够的技术能力而只能依赖国企。在不存在竞争或竞争不明显的情况下,考虑到技术团队的历史渊源等因素,供应链还可维持完整性,但仍无法保证及时性。一旦出现直接竞争关系,这种供应链可能出现问题。因此,两者之间如何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如何开展错位竞争既是民企面临的挑战,也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商业航天这个产业链上,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民营航天公司弥补了国企在开拓市场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促进国企的改革,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存合作的局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航天研发和运行环节众多,资金重周期长,需要依赖外部投资,建议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要做好较长远的统筹规划,避免项目的低水平重复,重视原始的技术创新,特别是颠覆式创新技术。此外,还要关注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融资成本、经营能力以及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以保险为例,保险公司由于缺乏专业评估人员,难以深入了解航天项目细节,对于商业航天机构来说,众多商业卫星保险采购困难,这些都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推荐阅读